各二级学院: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九江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筑牢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根基,赋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课程建设基础良好。申报课程应是我校在招本科专业中,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独立设置学分的专业必修课,且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连续开设至少两个教学周期,其中实践性课时比重不少于30%。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并取得实质性成效,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课程思政、实践教育等方面建设基础良好,积极促进课程内容与企业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突出学生工程实践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
(二)课程申报主体要求。合作课程实行校企双负责人制,并具备3-8人的教学团队,已获批立项的校企合作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核心成员(排名前三)不再参与申报。校方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担任所申报的课程教学至少2轮以上,且为具有企业背景或近三年有行业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在职“双师型”教师。合作企业注册资本原则上不低于500万元,企业方课程负责人应在课程对应的产业领域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政治素质可靠,能胜任该门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教学任务。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二、主要建设任务
(一)优化课程内容。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校企联合开发教学资源、联合编写课程讲义、联合组织课程教学。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应用新成果、社会需求新变化、产业变革新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学生工程与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性课时比重不少于30%。
(二)创新教学方法。校企双方围绕课程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等,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合作课程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授课,其中校外教师讲授的理论学时不低于三分之一,指导的实践学时不低于三分二。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数字图书、慕课、微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项目案例库等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鼓励在行业企业真实场景开展沉浸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的课程,将理论学习、知识转化、能力培养有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积极运用案例式教学、项目化教学、任务式教学等实践驱动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由讲授式为主向参与式为主转变。
(三)改革评价方式。改变传统“以考定成绩”的课程评价模式,突出企业参与度,将企业实际应用案例作为考核内容的组成部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坚持过程性评价,突出校企合作实践性成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以文案、报告、作品、方案等为载体的团队式、小组化考核,重点培养学生面对真实场景下处理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四)推进团队建设。鼓励培育和引进行业权威、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担任课程负责人,从企业选聘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参与课程建设,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赴合作单位轮训制度,加强教师工程实践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专任教师每5年须有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一线的实践经历,全面提升团队产教融合意识、产业敏感度,持续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与水平。组建虚拟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实现广泛的教学成果转化与优质资源共享。
三、立项遴选
(一)申报名额。各学院结合本院专业建设规划择优推荐2门。
(二)遴选程序。通过学院推荐、教务处资格初审,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学校审核公布等程序,拟遴选20 门左右校企合作课程进行立项建设。
四、申报流程与材料提交
本次校企合作课程立项遴选采取线上申报与评审,请按以下要求提交申报材料:
1.纸质材料报送。各学院于2025年10月27日17:30前,以学院为单位提交附件2《九江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1份,盖章)至教务处二号行政楼508室,相应电子版请发至874263892@qq.com,逾期视为放弃申报。
2.网络平台填报。申报课程负责人须于2025年10月27日24:00前,登录http://jj.kypt.chaoxing.com/,将附件3《九江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材料(包括10分钟说课视频)上传至平台,操作方法详见附件4《九江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网报操作指南》。过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
五、其他
1.各学院应对推荐课程的团队成员进行政治审查和师德师风自查,对申报书内容进行全面核查,对课程政治性、科学性、合法性、规范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把关。
2.各学院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单位,要积极做好院级层面校企合作课程的持续培育和建设。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8312749
附件:
1.九江学院校企合作课程项目建设指标体系
2.九江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3.九江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4.九江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网报操作指南
教务处
202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