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10日,“中华经典的公理化诠释科研创新团队”在两南山陶渊明研究院会议室召开《老子》公理化诠释研讨会。校长甘筱青作为团队成员参加会议并与大家一起热烈讨论。

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宁宁教授首先对团队部分成员去年12月与萧树铁先生北京讨论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萧先生认为公理化要深入研究并趋向理论化,运用公理化诠释经典和理论相结合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他认为围绕公理化研究的理论探讨应从文化的根本出发点的不同,把握中西文化差异,要从理论原点和现实针对性入手,开展儒家思想脉络的推理和分析。

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吴国富教授对公理化方法的运用阐述了若干思考,并分析了公理化方法在数学和儒学运用中的差异。吴教授联系团队近年来所做的《论语》《孟子》《荀子》的公理化诠释工作,从基本假设、基本假设与定义的关系、公理与命题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引起了团队成员的热烈讨论。大家围绕着《老子》公理化诠释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发表了意见。
甘校长最后对研讨会作总结,他鼓励团队成员多做批评性地思考和探索,他认为批评性的思索推动老子公理化诠释的进一步探讨,要在“在实干中学习”不断完善公理化演绎体系。他鼓励大家认真研读《老子》,寒假期间将对《老子》展开系统会读、讲解和讨论。
会议决定从2月3日至9日,科研创新团队集中开展《老子》会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