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适应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适时总结近几年来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农村(订单)定向人才培养的改革经验和做法,促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经验学术交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由九江学院国际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医学部联合举办的第十三次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推进会于1月14日在庐峰校区举行。副校长杨焱林、杨耀防出席会议,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和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领导、教师共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际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夏修龙主持了开幕式。

副校长杨焱林到会致辞。他说,值此新年之际,“一部四院”同仁欢聚一堂,研讨、交流医学教育大业,这将有效推动我校医学教育改革,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我校今年10月份迎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千年文脉、百年历史,这百年是医学教育的发展史,通过一代又一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继承“严谨、敬业、求实、创新”的医学教育精神,使我校医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次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大会,更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大会。杨焱林副校长希望我校医学教育工作者以此为契机,群策群力,团结协作,为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副校长、国际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耀防首先致开幕词。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对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十分关心,强调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杨耀防副校长结合我校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面向基层服务社区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阐述了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医教联合推动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和面向基层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作用。并就医学教育认证工作推动医学教育标准的实行,加强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带动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谈了自己的看法。






会上,基础医学院院长车向新、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黄啸林、护理学院院长王绍锋、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小谷、医学部副部长向维聂、国际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夏修龙作了主旨报告,分别就我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三甲”复评工作、本科护理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新形势下医学教育的现状、理念与变革等方面进行了大会报告。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5篇,其中基础医学院周小鸥、临床医学院洪永春、熊梅老师在会上进行了论文交流。最后,会议对获得第十三次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的论文作者进行了表彰。车向新院长对会议作了小结。

此次会主题明确,研讨内容丰富,报告交流充分,达到了交流医学教育改革经验、分享改革成果以及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深化学校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和进一步促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