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月的精心策划后,11月15日,读者协会正式启动了“诚信阅读,自由分享”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欧洲,有人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放在公共场所,拾取的人在阅读之后放回,让书等待下一位有缘人。图书漂流不需要借书证,不需要付押金,其独特的知识传播方式带着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而是否如期归则全凭个人诚信。

去年我校图书馆在浔东校区设立图书漂流箱,旨在以“诚信”为主题,用图书漂流的形式弘扬诚信理念。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在今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郑翔书记对于图书漂流站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这是一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为此,图书馆决定在主校区推广图书漂流箱的做法,由读者协会具体承办。

为了使同学们在捐书和借还书籍的时候更加便利,读者协会在校内设立了三个精致大气的漂流箱,分别在一食堂、三食堂和四食堂附近的人流密集区域,为校园增添了别样的文化气质,让书香飘溢于生活区。读者协会还将安排专人管理漂流箱,定期统计图书漂流情况,及时更新图书。

此次参与漂流的图书共计30本,全部来源于读者协会开展的捐书活动,其中包括小说类、语言类、人物传记类等各类图书。为了保证书源充足,读者协会将长期在主馆和逸夫馆设立捐书点。
当然,除了传播知识、传递诚信之外,“以书为媒,广交朋友”也是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同学们可以填写书后的漂流卡,认识更多的书友,交流感想,分享读书的乐趣。
当书本成为神秘,原本枯燥的文字成为寻宝探险的旅途上沿途或壮美或绮丽的风景,拿起纸页的动作也将变得自然流畅。此次“诚信阅读,自由分享”图书漂流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图书交流的机会,让同学们阅读到新鲜的书籍,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诚信的品格、自学的习惯。
“Take a book, Return a book”(取走一本书,还回一本书),希望同学们可以自愿捐书,参与到图书漂流活动中。还回来的书不一定是取走的书,欢迎还回更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