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学术活动月”的部署,11月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香远楼三楼报告厅举行“学术活动月”启动大会暨首场学术报告会。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柴克清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韩琨、党委书记杨杰、党委副书记彭晓出席,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外国语学院周志高教授作为主讲人,他以《流动在时空中的听觉文化》为题为学院“学术活动月”拉开帷幕。报告中,周志高阐述了听觉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指出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由图像、声音、气味、触摸、味道组成的感官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类通过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感受和认知丰富而热烈的外部世界。感觉的失衡或残缺就像关闭了一扇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窗户,必然造成对外部世界感知的模糊或残缺,具有视、听功能障碍的人所认知的世界往往是不完整的。媒介不仅是“人类的延伸”,而且会改变人类的认知思维。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视觉依然是我们接收外部世界信息的最主要感官,但是,听觉媒介的发展、声音政治的延伸、听觉技术与视觉技术的完美融合,以及无所不在的潜藏的声音规训现象,都向我们呈现了现代社会听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既被图像包围,又被声音环绕;既创造了各种各样丰富的声音现象,也被不同的听觉文化塑造或构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因此,听觉文化的意义必须放在具体的时、空中进行研究才能对其精准把握。我们可以说,听觉文化是流动在时空中的。讲座中周志高教授严谨的论证、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都给我院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讲座为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月”的首场报告,相信随后系列学术报告的开展,必将为老师带来一场学术的盛宴,也将对外国语学院的外语教学、学术研究产生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