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图书馆举办2019年第十期蝶湖沙龙——《聊斋志异》系列之“聊斋不了情”

作者:大学生新闻中心 薛宇聪/文 吴亚茹/摄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9日 08:45浏览次数:

    11月26日晚7:00,我校图书馆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2019年第十期蝶湖沙龙——《聊斋志异》系列活动之“聊斋不了情”。原九江市文化局副局长、九江市影视艺术中心主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王一民老先生应邀作为主讲嘉宾。我校首届师德师风标兵,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九江市语言艺术协会会员,旅游与地理学院教师吴若飞作为分享嘉宾,与王老先生共同合作,奉献了一场影视与文学对话的文化盛宴。图书馆馆长计斌主持活动。来自我校各二级学院的340余名师生以及来自浔阳晚报等机构的文化界来宾到场聆听了讲座。

 

 

 

 

    活动开场,图书馆馆长介绍了“蝶湖”之名的由来,并介绍了蝶湖沙龙《聊斋志异》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部分,而《聊斋志异》又是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民的影响甚巨。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场所,一直致力于引领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希望借由《聊斋志异》系列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能力、涵养德行、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修养,传承中国文化。

 

    讲座第一个环节,吴若飞老师为大家进行了《聊斋志异》的文本的解读,并且分享她的阅读心得。吴若飞表示,王老能够莅临蝶湖沙龙,进行一场文本与影视的碰撞,这是九江的一场文化盛事。吴若飞从“情节”“托意”“文字”三方面精妙解读了《聊斋志异》文本。她表示《聊斋》的495篇很多作品在结尾处都留下袅袅不绝于耳的余响,有古典诗词的神韵在其中,因此有“文笔之佳,独步千古”的极高评价。

 

 

 

 

    接下来,王一民老先生从《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到87版《聊斋》电视剧产生背景、拍摄过程、后续发展等四方面娓娓道来。王老先生表示,《聊斋志异》是思想、艺术的光辉,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进程中难以逾越的高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迎来了中国电视的起步和成长,由于美、法、日等国电视的引入,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电视制作人由此诞生了拍摄中国自己的电视的想法,王老表示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87年12月份受福建电视台邀请,开始了为期三年半的聊斋编剧生活。在拍摄进程当中遭遇剧本质量参差不齐、电视资金杯水车薪种种难题,但是在团队的坚持下历时三年半完成了43部文字版聊斋转成72集87版电视剧《聊斋》。在拍摄过程中,王老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者,经历了许多事,为将来建设家乡九江的影视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表示,在拍摄聊斋的三年半让自己明白了如何坚持梦想,如何奋发图强,如何在小地方做大事情。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妙趣横生、信手拈来,给现场听众呈现了一场文化视听上的饕餮盛宴。

 

 

    在致谢词中,计斌馆长对王老先生以81岁高龄做近2个小时的精彩讲座致以由衷赞叹和崇高敬意,并嘱咐王老保重身体,诚恳期待下次还有机会聆听王老讲述代表作乡村三部曲及更多的九江故事。计馆长还特别感谢吴若飞老师对此次活动的倾情推动和促成,让我们得此机缘现场聆听王老先生讲述87版电视连续剧《聊斋》荧屏背后的故事。

 

    最后,计馆长向现场听众表示,九江学院图书馆秉承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推广优秀文化是我们图书馆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诚挚地欢迎更多有故事的嘉宾做客《蝶湖沙龙》,共同品味文化,传承文化。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