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齐心守“沪”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援鄂老兵重披白甲再战疫!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3日 14:50浏览次数:

两年前,他们临危受命,逆行湖北;两年后,他们再披白甲、义无反顾,奔赴援沪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他们分别是附属医院此次援沪队员唐从发、施彦卿、杨欢、周嘉敏。他们用捍卫健康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行动,践行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年龄最大能量也最大

 

唐从发,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4月2日晚,奔赴上海抗疫的集结号迅速吹响,作为一名援鄂医生,尽管已经59岁的他,依然毫不犹豫立即递交了申请,而抗疫名单上正需要一名感染科医生。当时,他的爱人正办完住院手续准备第二天进行外科手术。4月3日上午,带着医院领导深情的嘱托,家人殷切的祝福,交代好爱人手术事宜后,他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

 

 

根据工作安排,4日凌晨到达上海后,他随即跟随大部队又奔赴全员核酸检测战场,中间仅休息了2小时,单人完成600例核酸采样。7日,他作为第二批队员进入方舱,由于只有极短时间熟悉方舱布局,掌握工作流程,作为援鄂老队员,他积极展现了经验优势和实干风貌,和同事们多次沟通,做好预案,保证医疗任务顺利完成。截至目前,他已在方舱连续奋战5天,没有因为年龄或任何原因退缩,成为队员眼中真正的榜样。

 

抗疫不是诗和远方,是真实战场

 

施彦卿,中共党员,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

 

作为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医生队伍中最年轻的共产党员队员,施彦卿已然是抗疫工作的经验老手。2020年2月,他主动请缨奔赴武汉抗疫战场,冲在患者救治一线积累了大量经验,并留下多篇抗疫“诗日记”,其中还有多篇获得省级一等奖。武汉期间的抗疫经历,让他具备了较强的心理素质,这在援沪抗疫前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叮嘱队员做好随身物品手消到按时服用中药冲剂,预防局部症状以减轻不必要的焦虑,到作为舱内指导队员引导其他队员实际操作,再到开展患者救治及心理辅导,安抚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舱内的队员们都称赞他: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有条不紊的工作节奏。他说,抗疫不是诗和远方,是真实的战场,需要较高的心理素质和院感防护标准,极强的协调作战能力,目前,他已经连续在舱内工作1周,和战友们共同治愈100余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还收到过上海当地老党员的手写感谢信。

 

巾帼不让须眉

杨欢,中共党员,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杨欢是援沪抗疫医生队伍中唯一的女队员,武汉抗疫战场她也是这样的唯一。足见她的胆识、能力的思想素质非凡。巾帼不让须眉,在她身上有了十足的体现。再次吹响出征集结号的时候,她第一时间不是想要不要去,而是怎样更快将旗帜亮在前线。怎样将经验化成新的战斗力,是她和队友们首先考虑的问题。

 

 

此次和两前年武汉不同的是,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居多,更多需要解决的是患者们生活上的咨询和心理疏导,而这一点,对于多次被评为医院十佳青年医师的她,正也恰恰是她最擅长的地方。无论是第一天的单人采核酸数量冠军,还是在方舱救治中不厌其烦向患者解释病情和出院标准事宜,她都冲锋在前,发挥重要作用。在方舱,她没有因为自己是唯一的女性医生而承担不多,相反她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更多问题并靠前解决,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力量。

 

与患者距离最近的重症抗疫专家

 

周嘉敏,中共党员,九江学院附属医院NICU负责人。

 

重症医学是“鬼门关”前最后的“救命场”。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作为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派出的唯一重症医学领域的抗疫专家,2年前的武汉战场,周嘉敏就冲在患者救治最前沿,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他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需要升级处置,就必须出现在患者身边,做好随时气管插管等准备,也是感染风险最大的操作。无论是武汉战场,还是再次援沪抗疫,他都没有丝毫犹豫。

 

 

比感染风险更可怕的是对病毒本身的恐惧以及因生活状况改变引发的焦虑,在方舱里,部分患者十分紧张,导致情绪波动大。除了在舱内帮助医疗指导外,他还主动当起舱里患者的心理疏导员,并站在患者的角度,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每次入舱,他都认真、逐项检查每位“战友”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全力维护武汉战疫以来多次支援工作全员零感染的成绩,他还充分发挥老大哥的优良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与其他队伍的工作协调上发挥先锋作用。

 

 

此次援沪抗疫,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派出的21名医护中,医生组5人除队长余胜辉,4人都为援鄂老将,另有7名护士也具有武汉抗疫经历。他们是医院支援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中流砥柱,是具备心理素质稳、工作作风优、精神风貌好的优秀抗疫队员,相信在他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平安返回。

 

通讯员:杨世伟  审稿人:张南华

责编:李金玲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