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引领 产教协同 数字赋能 培养卓越人才

作者: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图文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8日 09:27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展现各二级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举措、成效与特色,学校特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在原九江学院电子工程系和九江师专物理系基础上组建而成,2020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办学思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守正创新,知行合一”的办院理念,坚持“学生中心、能力导向、实践赋能、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方针,致力于培育具备“品行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人才。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 52 人,高级职称 25 人,博士 16 人。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项目学科带头人1人,九江学院“百人计划”7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特派员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0人。

办学条件:学院拥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共34间,实验场地面积10000㎡,仪器设备总资产1200余万元,是九江学院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实验室获批九江市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产业学院获批九江市重点产业学院。

专业设置:现有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1461人。

二、人才培养举措与成效

1.党建引领+五大建设,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以“涵养师德,铸魂育人”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结合“文化建设、团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五大建设,完善立德树人体系,落实三全育人工作。通过实施“大思政”协同工程,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近3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9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3项,在第七届、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2项,这是九江学院在此竞赛项目中首次突破。学院考研升学率为16%。

图1 第七届、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2.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依托九江市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通过聘请企业工程师和高级管理者兼任产业学院导师,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3年,建成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校企合作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含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校级产教融合示范教学基地3个,获批教育部产教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学院主动对接企业技术需求,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承担横向课题35项,经费557万元,成果转化143万元。

图2 四门省级一流课程证书

图3 省级校企合作一流课程

3.数字赋能专业建设,突出应用型转型

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战略发展需要和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需求,人工智能专业于2022年首次招生,同年暂停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紧密围绕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九江市“9610”行动计划,对接我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求,按新工科发展思路,利用“人工智能+”对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升级改造,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料数字化建设,加强“企业课程资源库”和“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已建有12门课程,120个真实项目教学案例。

表1“两库”建设情况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合作企(行)业名称

1

单片机原理

谢晖程

九江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电子测量

罗静

九江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

3

数字电子技术

梁宁利

江西力源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嵌入式系统新技术及应用

丁文斌

九江语桐科技有限公司

5

可编程控制器

蔡苗苗

九江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

印刷电路板设计

罗东云

嘉立创电子有限公司

7

自动控制原理

张波

九江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

8

电机拖动

王萍

深圳市超睿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9

人工智能编程基础

江金龙

杭州睿数科技有限公司

10

人工智能概论

陈燕芳

杭州睿数科技有限公司

11

数据结构与算法

李晓妮

杭州睿数科技有限公司

12

电路分析

谢新文

九江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学院通过引进培养相结合,近几年,先后引进硕士博士2人,国内外送培博士6人,现有博士学位教师1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0.2%。加强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目前通过江西省双师型认证教师40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7%。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近3年,入选2024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立项1项,获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在第四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省级三等奖1项,在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等教学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图4 部分教师获奖证书

 

四、育人特色

特色一: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学院紧扣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落实九江工业强市战略和制造业“9610”工程,围绕产业需求,推进“六共一定”校企合作模式,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积极推进订单班“力源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服务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完成了九江市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课题研究、九江市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等,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图5 承担研究课题

图6 电子信息产业学院


特色二:赛教学相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完善分层次的学科竞赛体系,将学科竞赛分为通识竞赛、专业基础竞赛、专业综合竞赛、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四大类,结合教学实际,从大一到大四进行不间断的培养。通过这种分类指导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竞赛中有所收获,实现个性化发展。将学科竞赛与教学深度结合,通过开设与竞赛相关的课程,如《电子创新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等,将竞赛项目、培训项目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图7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五、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大学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学校“3353”战略,以党建+五大建设为抓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应用转型发展,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健全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致力于培育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责编:向真 审核:黄冬久 汪浩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