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展现各二级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举措、成效与特色,学校特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活动。本期巡礼学院:理学院。
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理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领会“3353”战略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精髓要义,对标“三年行动计划”“九大工程”,联系实际深学细悟,把学院师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让党代会精神在学院落地生根。结合学院实际,围绕学院党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厘清思路,主动作为,把握机遇,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不断提升学院综合实力。
一、学院简介
九江学院理学院成立于2002 年,由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和物理系、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理学系和电子工程系物理教研室、九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和九江教育学院基础部合并组建而成。理学院设有数学系和物理系,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物理学 5 个本科专业,有江西省微结构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1 个和九江市新型纳米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1 个,有1 个江西省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江西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两个:应用物理学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个: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大学物理》为江西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高等数学》《解 析几何》等为精品在线开放课,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 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 8 项。

访企拓岗

学生实习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
学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院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和“人才强院”目标,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素质、加强人才服务、搭建人才平台和载体等举措,推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人,双师型教师47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省、市人才称号1人。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团队

积极服务地方中小学
学院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和青年教师培训制,组织开展听课评课和公开示范课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能力、站稳站好讲台。
三、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深化
学院牢固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4年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1个;获批立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立项省级基础教育研究项目3项,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项,校企合作课程1项;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校级教师教学竞赛奖3项;主编教材2项;2教师获得学校“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教学成果奖
学院围绕学科建设,不断夯实科研平台,提高科研水平。202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6篇,其中SCI一区4篇,二区4篇。
四、立德树人成效不断提质
学院党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基于“理学”学科特色,做好“理”字文章。
“朋辈成长”“微积分”“追光青年”等,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关注时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得到大力提升。

支部活动

支部活动

创新创业获奖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活动,不断夯实人才之基;大力推进学生考研就业工作,引领学生走向更高成才之路。近年来,学院在这些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2024年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9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27项; 2021届、2022届、2023届、2024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分别达到28.87%、23.05%、14.88%、19.38%;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以上。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

数学建模全国奖

数学建模全国奖



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

数学竞赛优秀组织奖
积极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社会乡村现象、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活动事迹得到大江网、中国教育在线、大学生云报、文明江西,今新闻、2024年“三下乡”“返家乡”投稿指南公众号等多家媒体报道,其中社会实践专刊作品《以青春之行,树敬老之风》获志愿青年学刊专刊稿件三等奖;理学青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获评九江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10人次获得九江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1人次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风起长江岸,潮涌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理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理学院供稿
责编:向真 审核:黄冬久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