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盛夏,吉安县敦厚镇店下村的田垄乡间跃动着青春的“机械红”。九江学院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红工匠”实践团深入基层一线,以“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为依托,将专业所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从红色基因传承到七彩课堂育人,从土地流转调研到躬身助农实践,青年学子以“智”赋能、以“行”担当,书写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的生动篇章。
红色铸魂:铭记历史筑牢信仰之基
机械学院“红工匠”实践团紧扣爱国主义教育主线,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瞻仰英烈铸忠魂。赴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将军公园开展沉浸式学习,通过诵读《正气歌》、聆听开国将军事迹,感悟“忠贞不屈、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7月1日队员带着村里的孩子剪出鲜红党旗,送给村里的老党员们。老党员刘岭云轻抚党旗感慨:“这些娃娃剪的是旗帜,接的是薪火!”

七彩课堂:机械匠心浇灌乡村教育
依托吉安县敦厚镇店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团精准对接乡村儿童需求。7天推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大主题课程,惠及儿童62人次,以“蓝启智趣”展示专业所长,通过设计机械模型演示、虹吸实验等科普课堂,将惯性原理、流体力学等知识化为趣味体验,点燃科技梦想。赤心向党手工课、橙护平安安全教育、黄承雅韵书法课、绿展生机太极健身、青绘巧思美育创作、紫育心灵课业辅导,构建多元课程赋能乡村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践站肖实践员感叹:“大学生把‘高科技’和‘暖服务’都送到了家门口!”

乡间调研:结合专业助力农机发展
“每亩流转费多少?”“农机普及卡在哪?”7月3日,实践团专访了店下村周主任,采访笔记本写满12页。队员们结合机械专业优势,通过实地走访,向农户讲解农机使用原理,助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基层提供“青年方案”。

亲身实践:助农晒谷展现青年担当
7月3日正午,气温飙至40℃。队员主动协助农户晾晒新收稻谷,队员燕远东的衣衫浸透汗水。“晒1小时稻谷喝光3瓶水,农民却年复一年坚守”,队员在日记里写道。通过亲身实践,队员们深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认知,筑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青年使命。

从文天祥纪念馆的浩然正气到晒谷场上的滚烫稻谷,九江学院机械学子以“红工匠”精神校准青春坐标。当“精密齿轮”咬合“乡土中国”,当“万名大学生进千站”遇见乡村振兴,这场实践给出了有力答案。这既是“智育赋能乡村,创新引领未来”的生动答卷,更是新时代青年对“请党放心,振兴有我”誓言的有力回应!
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供稿
责编:李金玲 罗雨佳 审核:项忠平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