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暹粒省政府官员班举办“最美中华”系列活动之“中国书法”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书之美,书之韵,书之神”。

学习执笔方法
刘振老师首先通过名家书法临摹向各位学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汉字的演变史。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汉字的演化过程大概有八个部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书法是寄托精神、抒发感情的一种良好的表达形式,人们把它形容为"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接着,刘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临摹帖和“草圣”张旭的《古诗四帖》。前者的雅逸与旷达,后者的忧愤与狂放,丰富的情感和神韵通过书法这一伟大的艺术形式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学员们虽然第一次学习书法,却都为大家们鬼斧神工的艺术造诣赞叹不已、啧啧不止。

学习龙虎的不同写法
然后,刘老师向学员们展示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通过实物展示和书法历史介绍,学员们进一步了解了甲骨文、金文、钟鼓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发展历程。通过殷墟甲骨文、司母戊鼎、石鼓文石刻、竹简汉字图片展和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等名家书法作品展,形象地向学员们介绍了汉字书写工具从刀刻到软笔(毛笔)的转变过程。

示范写毛笔字
学员们和刘老师一起学习了毛笔的执笔方法以及“文房四宝”的养护方法。刘老师从“永”字八法,向大家介绍了汉字书法的基本笔画。他告诉大家学中国软笔书法首先要把汉字的基本笔画烂熟于心,而后掌握汉字结构与行文布局,就能写一手比较好的毛笔字。讲到此处刘老师结合官员们班的行政工作特性,他说,其实写好书法和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密切相连,都要注意掌握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万法一宗,融会贯通。

展示作品
活动中,省长助理塔娜女士向刘老师询问猴年的“猴”字的篆书写法。刘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猴”字各种书写体式,而后,向大家展示了十二生肖的篆文书写形式并代表孔子学院为大家送上猴年新春的祝福。
书法练习过程中,刘老师先让大家使用“水笔万次书写帖”做书写练习;而后讲解了"墨池"和"笔冢"的故事:"墨池",传说汉朝书法家张芝,在池塘边练字,经常用池水涮洗笔砚,久而久之池水变黑,成为墨池。"笔冢",传说隋朝书法家智永,刻苦练习书法,把用坏的毛笔堆积起来,犹如一座隆起的坟头。通过这两个故事刘老师告诉大家:练习毛笔字还可以修身养性,锻炼大家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
最后,刘老师分发给每位学员一张宣纸,让学员们蘸上墨水,书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汉字。全体师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祝福孔子学院越办越好。学员红梅和小月表示:十分期待“最美中华”的下一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