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师者情怀大家谈】每一个想法都是为了学生

作者:电子学院毛莉莉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6日 23:13浏览次数:

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要讲述的题目是:每一个想法都是为了学生。

 

 

     转眼我已来校三年了。三年来,我上过有物联网应用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七门理论课。除了信号与系统、电工电子学课外,其它全部都是新开的课程。这还仅仅是理论课,还有实训课。上这么多门课对我这个新老师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要熟悉课程内容并熟练、自如地进行讲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花很多时间去读透教材及相关资料,提前做好课件,最好是图文并茂的课件,还要进行讲解练习、授课预演,尽可能让自己的课能够声情并茂,吸引学生,等等。讲台上的45分钟,对我而言,备课需要好几天的时间。遇到比较晦涩、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真的感觉蛮累的,但是再苦再累,还是放不下听课的学生。因为老师的身份,总是希望学生对自己的课能够听懂、学会。所以,在教学上,我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就是尽可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理解。为了这个目标,我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反应,并以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为导向,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做一些分析和思考,时不时会有一些个人的想法。比较成熟的就做一些尝试,感觉不成熟的就继续思考,或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这些想法,往往很小、很碎,不为申报课题,也达不到申报的级别。但是,对学生来说,却可能很微妙,很管用。所以,为了学生,我会不断地有这些琐琐碎碎的想法,还会心甘情愿地做一些尝试。

 

  比如,让学生有序担起设备管理的责任,就是在上实训课时萌生的想法。第一次实验课,尽管课前已经提了物品归位的相关要求,一上午下来,下课的时候实验设备、零部件(如光纤盖帽、跳线、棉签、皱纹纸等一些散件)还是摊得乱七八糟,下午上课的时候有的元件还得找来找去,课堂上秩序乱得无法正常讲解。我就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但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老师和实验管理人员跟在后面拣都拣不过来,而且会给同学们养成很不好的专业习惯,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一上岗就会被人看扁。作为老师,必须为他们的将来考虑。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有序担起设备管理的责任,——以实验台为单元,实行《实验设备的负责制》,让学生自主选出本单元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到人了,落实起来也就容易到位了。第二天,我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20分钟时间,这一责任体系就构建完成。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不仅管理成效极其明显,而且,由于这种参与课堂管理的体验,同学们上课的心态也发生的积极的变化,配合教学、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比之前浓厚了很多,从学生的眼神、动作,我都能感受到教学效果的明显进步。我想,这应该是主人翁心理所起的作用吧。给我的启发是: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实训课,如何想办法让学生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从根本上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每一个老师用心、用力的地方!

 

  我的另外一个想法:按小组组织实训。之前有的实训课是每个人都要做一份设计。由于光电实验室设备少,同一种类型的设备不超过两套,有些只有一套,这个认知实训有两周的时间,所以在要求上会深入一些,要涉及到器件的测试及分析相关设备的展开。我感觉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围在一起,根本无法看清老师的操作过程,所以便想出了分组进行的办法,首先带同学们熟悉所有涉及到的设备及元器件。待每组同学对六种设备都能熟练掌握后,我才公布实训的6个题目,让每个小组随机抽取1题,然后围绕题目要求展开进一步的设计、测试,数据处理,总结,制作ppt,最后进行汇报答辩。这个过程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工合作,具体的分工安排各组自定,我提的要求是每个人都要有具体的事情可做!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组是每个人安排一部分任务,有的负责写报告调研部分,有的负责实验测试的,有专门负责汇报答辩的。有的组则是几个人负责实验测试、数据整理,剩下的同学负责查阅资料,写答辩和报告材料。也有一个组因为需要调研的资料较少,做实验的较多,所以安排了四个人做实验,只安排一个人负责文字部分。无论怎样的安排,安排得合理不合理,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了比较好调动,而且每个人都有具体的任务和目的,避免了一两个学生做事,其他学生都在玩的局面。这样一来,作为老师可能会更辛苦一些。但是,看到学生能多学点东西,好像也并不觉得累!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答辩作为实训课的关口,端起架子,倒逼学生入脑入心。学生实训所学,如果不能入脑入心,很快就会忘记。答辩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作一次系统的回顾、梳理和运用,从而加深印象、巩固所学,促进创新。所以,我把答辩环节看得特别重。每每都会有意识地想一些办法,营造一种比较神圣的仪式感,特别严谨有序地作出动员和安排,对答辩的程序、要求讲得特别细致特别具有法规感,给足准备的时间,列出时间表,并严格按时间表催问、督促。答辩的过程更是营造一种特别正式、隆重的氛围。这样一来,同学们的认真程度一下子调动起来,答辩的质量也随之提高,整个过程的反反复复,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复习知识、查阅资料、运用所学、创新创造的过程。我想这样的学习效果应该不会太差。实际效果确实也让我感到比较满意。比如今年的答辩,在第一组的同学ppt讲解《关于无源器件和EDFA的测试》的过程中,我简单提了几个问题,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到他们对原理已经完全理解,然后我让他们继续讲解,并在EDFA实验测试部分从数据方面提问,这次好像有点难倒他们了,不过经过点拨,他们还是作出了正确的解答。后面几组的同学看到我提问的架势,也在紧张的准备当中,有修改ppt的,有去设备台重新做实验的,还有的估计在查阅相关资料。总的来说答辩完我觉得很欣慰,因为从他们的报告中我看到了一些新鲜的内容,不完全是我给他们的一些参考资料和文档,他们有自己查阅过相关资料,有搜集整理的过程,ppt也做得很好,有设计感,逻辑清晰,内容充实。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平时不怎么认真的一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成功的做出了光纤连接器,汇报也能把制作过程,注意事项描述得清晰透彻,内容也有新意。为了检验同组其他同学的参与度,特意向坐在最边上低着头的一位同学提了一个问题,回答还比较让我满意。从中可以确信:同学们被我逼得都用心去做了,而且有自己的心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学生学到了应该学到的东西,我的想法和付出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和回报!

 

  以上是我对实训课的一些想法和尝试,可以说,所有的想法和尝试,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到他们应该学到的东西,虽然会因此而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并且,享受这种教书育人的过程!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