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要讲述的题目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冯志斌老师,教语文之余,还经常跟我们聊天,讲人生道理,带领我们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带领大家捡石头,堆假山,建花园,美化新校园;在教室旁边的空地上开展第二课堂:两人一组,分一小块土地,让我们自己平整土地,然后规划种什么、种成什么造型、什么时候修剪除杂草等。还借此告诫我们:有些事情需要提前规划,做事情需要尽心尽力,有些时刻非常关键,一步走错全盘皆输,要好好把握等等。每天下午,我们都围坐在自己修建的花园边愉快地大声朗读课文,那是一段轻松快乐有趣的童年生活,让人难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冯老师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冯老师依然不忘教导我们。每次我们去看望他,他都要叮嘱很多事,仿佛我们就是他的孩子一样。送别老师之后,我心生诸多感慨。冯老师的学养、温情、真诚,尤其是眼神里对我们成人成才的殷切期盼,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良师益友的概念。
高三,别人的元宵佳节,我却永失父爱。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是数学老师张志孝给了我无尽的关怀,他先是帮我联系他隔壁休产假的女老师,让我从出租屋搬到这个女老师的宿舍,然后时不时地以饭菜做多了吃不完等为由邀请我去吃饭,还经常和我聊人生,谈未来。那个时候,我们家刚建新房不久,都没来得及装修,加上父亲重疾住院和过世,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哥哥在部队服役,是没有收入的义务兵,家里就我和母亲,住在果园的小屋里。在这个我人生中最为艰难困苦和迷茫的岁月,是张老师给了我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鼓励,还在家访时劝诫我母亲,说我的学习很不错,好好读下去会很有前途,不要因为家里一时困难放弃我的前程。张老师的所作所为,让我深深地感到,有这样一位老师和朋友,我是多么地幸运啊!之后读大学和工作时,我一直与张老师保持着联系,每次回家,都会去拜访老师。在我大学毕业来九江学院工作时,张老师在送给我的礼物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志当存高远!这句赠言在我每每想要放弃、想要得过且过的时候,总是会激励我奋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老师对良师益友这种充满真情、温情和正能量的诠释,值得我一辈子回味,一辈子传承!
在我转身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我不禁常常思考:该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呢?每当面对这个问题,我都会回想起冯老师、张老师,以及求学过程中所幸遇到的每位老师,并在他们的身上寻找答案。比如高二时带领我们关怀重病同学的班主任刘德志老师,高一时带领我们文学爱好者创办手抄报的班主任李志君老师,大学时教科研能力一流,到处做项目,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彰显人生价值的班主任张钊老师,还有大学时从图书馆馆长位置退休后把宿管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的宿管叶子筠老师,等等等等。只要回想起他们的言谈举止,我的心里好像就有了榜样,有了导师。总结起来这些让人难忘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拥有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对学生特别真诚亲切,反过来,学生对他们也特别尊重和信任。我想,这样的老师,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最为恰当。
有了这样的体悟,我该怎么做,一切都变得明朗了。2000年9月,毕业不到2个月的我第一次带班,从接手B0232班开始,我便经常深入宿舍、军训场,跟学生打成一片,当军训结束的时候,班上学生的情况基本摸清了。此后的日子里,一样经常走进教室和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常常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看待和处理问题,还会利用晚自习给学生辅导一些课程。有一次在路上,我无意间听到一群学生在议论我,说别看妮姐平时真没有什么派头,跟大家有说有笑的是个热心肠,但到原则问题的时候气场还是很强的,就像姐姐对待弟弟妹妹一样,又亲切又严厉又肯放下身段走进你。听完之后我若无其事地笑笑,我知道学生已经开始接受我,并有把我当朋友的意思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想我应该已经快要上道了。
之后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尽可能的多找学生聊天谈心,尽快熟悉学生情况,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有时,我还会邀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到家里吃饭,以便更进一步走进学生,化解学生的问题。此外还经常通过QQ、聊天群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信息,妥善处理问题。之前所带班级有个男生,在大一暑假被高中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去河北误入传销组织,好在我们平时宣传预防到位,他在遭遇传销之后,先是假装学习传销知识,然后伺机逃脱,孤身逃出传销窝点之后就立马联系了我。我立即指导他该如何应对、拿回行李,并给他打钱,让他顺利返家。
除了跟所带班级的学生亲密无间外,我跟任课班级的学生课内外交流也比较多。上课时我是严格要求的老师,下课了我便是他们的朋友和知心大姐,常常陪他们一起嗨,跟他们讲成人成才、讨论职业发展、谋划未来人生等等。我想,在同学们心中我应该会有一点良师益友的模样吧?因为我感觉同学们也挺愿意跟我在一起。2001年元旦,我第一次上庐山,就是受土木学院00级学生的邀请,作为唯一的受邀老师,跟他们一起爬山、包饺子过新年。理学院A0741班,大二给他们上课的时,课余跟同学们聊得也比较多,尤其是未来发展和考研方面,对他们的激励和指导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曾凡光在考研方向选择、后来需要调剂的时候就曾特意来征求我的意见,读研期间还时常向我汇报学习情况。 16轨道的学生,就当我面评价我为佛系老师,还特别强调这是夸我的。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但我却真的感觉到学生已经把我当成良师益友了。
如今,我带的电A1711班,在17级学生入学之初,我就同步建了学生群和家长群,我会经常跟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从家长的口中认识不一样的学生,解答家长和学生的各种问题。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会找家长或学生私聊。在寒暑假收、放假的时候,也会在学生群和家长群发布消息,提醒学生到家和返校的时候记得给老师和父母报平安,见到父母要拥抱,给父母做饭、洗脚,做家务,或者出去打工体验生活、自己赚生活费,等等。班上有个学生,入学心理测试有较为严重的负面心理倾向,我就特别重视,并通过跟学生和家长双方聊天,了解到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父母的强势,孩子的压抑甚至叛逆,身为高中老师的父母,面对学业警示的学生,如何化解他们的矛盾,尽量避免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尽可能让父母与孩子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并提升学生成绩,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斡旋,从不同角度讲道理给家长和学生,并最终促成了他们之间的握手言和,并且这个学生在目前没有再收到学业警示。在得知另一个学生的母亲患重病后,便经常陪患病家长聊天,开导她聊让她开心的事情,同时教育学生在家要孝顺母亲照顾母亲,在学校要好好学习,管理好自己,不要让父母操心。我发现,老师和家长做朋友,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好做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7年一天晚上,电A1711班班长给我打电话,说班上有事需要我马上到教室处理。当我心急火燎赶到时,教室里的42名同学在烛光中唱起生日快乐歌,原来是同学们要给我过生日,瞬间,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忍不住热泪盈眶,既惊喜又意外还感动。我自己都想不起来过生日的,更不会特意告诉别人我生日,不知学生怎么就知道了我的生日。但不管怎么说,这个集体生日,让我感受到学生对我的认可,作为回馈,在平安夜到来时,我给班上每名同学都派送了一颗寄寓平安吉祥的大苹果。教室里的生日派对,让我有一种被认作良师益友的成就感!因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正是我为人师者的职业追求!又岂止是职业追求?这就是我此生此世的人生追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