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师者情怀大家谈】命运的眷顾,让我成为一名老师

作者:电子学院谢辉程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6日 23:35浏览次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

 

 

  “师者情怀大家谈”活动开展以来,很多老师作了精彩的讲述,我一直习惯于以听众的身份倾听他人的故事和感悟,没有想过会安排我也来讲一讲。当书记通知我这个安排时,我是有点懵圈的。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经历和感悟值得宣讲,我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平常!工作15年来,做的最多的就是教学,付出最多的就是想方设法讲好每一堂课,仅此而已!

 

  现在想想,我是怎么当上老师的呢?因为家庭贫困,高考后填志愿时我听从班主任的建议,填报了华中师范大学,我以为师范大学的学费会少一些,但后来才知道,我填报的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属于非师范专业,学费和其他工科学校是一样的。没办法,只能咬牙上了。毕业时也参加了一些电子相关企业的招聘会,人家往往会问:“你一师范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不去当老师呢?”我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去参加高校的招聘会。还记得九江学院来招聘时,是原副校长吴桃娥老师带队。面试时吴校长对我的专业成绩很满意,于是问我:“你为什么想当老师?”也许是准备不够充分吧,加上毕业季的心理茫然,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可又处在必须回答的境地,便想到来之前为鼓足勇气而给自己列出的一个当老师的好处,说:“我姑是老师,我姐是老师,如果我也当老师的话,寒暑假我们就可以一起聚会一起玩了。”显然,这个回答很不上台面。吴校长耐心地等着我更进一步的回答,可我确实不会,气氛一度相当尴尬。性格爽直的吴校长其实很心软,她提醒我:“你热爱教育事业吗?”那一刻,我福至心灵,大声回答:“热爱!”就这样,我来到了九江学院,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说实话,那时的我,哪知道什么是教育事业,也不清楚教师的职责要求,我只是急切地想找一份工作而已。当时的感觉是,我很幸运,我的人生有了着落。我必须努力,以回报命运的眷顾!

 

  来校的第二年,我承担了《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是我争取来的,因为我已下定“必须努力”的决心,所以,就得付出实际的行动。加上我非常喜欢这门课,自己的基础也不错。我很努力地备课,很努力地讲解,满腔热忱地向学生倾销我的知识。可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很多同学学完之后,连一个简单的实验都做不出来。这样的教学效果让我有些沮丧,但我并没有灰心,也不甘心。我所想到的是:一定是我的努力程度还不够到位!因为身边很多老老师的教学效果就摆在那里。我还年轻,回报命运的眷顾才刚刚开始!我必须给自己在加把油!

 

  这门课程是典型的应用型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要想学好它,必须有足够的实验设备和投入足够多的实验时间。但是两个星期做一次实验并不足以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理论并灵活运用。

 

  此时,我非常怀念我上学时从开放实验室叶老师那借到的那块单片机实验板,虽然它很笨重,虽然它需要专用的编程器配合才能下载程序,但它毕竟让我可以随时随地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可以随时验 证自己的想法。我就想,要是我们的同学也有这么一块实验板该多好。

 

  这时,我得知信息学院的严青老师设计了一款单片机开发板,正给他们的学生使用。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向他求助,我感觉自己的面子可能不够,于是便拉上了卢老师。严老师人非常好,他毫不藏私地教我如何设计电路,如何制版,如何生产,如何选购元器件,如何焊接...在严老师和卢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设计出了第一款单片机开发板。在此过程中,还得到了高院长的大力支持,给我们提供经费,帮我们安排生产。最后,学院还专门奖励了我们一笔辛苦费。卢老师说我做得多,把大头给了我。那时的我情商比较低,竟然照单全收!后来每每想到这一幕,都会为当时的自己感到难为情!不过,当时的我,确实没想太多,一门心思就是要把课上好,把学生教会。所有的精力都在努力、努力,再努力上!否则,就觉得对不起命运的眷顾!

 

  有了开发板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我必须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做大幅度调整,根据第一次课程结束后找学生座谈得到的反馈,同学们普遍觉得课程内容难,难以入门。前期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单片机硬件结构、存储结构、指令系统等较难理解,虽然也有实验,但实验现象并不直观。一直到后期学到键盘和显示器接口扩展时才有比较直观的实验现象,而此时,课程已经快要结束了。

 

  对此,我对课程内容做了大幅修改和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不再依照课本章节顺序,知识点不再局限于教材,课时安排不再是几节理论课加一节实验课,而是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以循序渐进、种类多样、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项目群覆盖预定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

 

  比如,第一个项目,我选择的是流水灯,在简单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引脚结构后马上介绍Led灯的控制方法,让同学们第一时间就能观察到直观的实验效果。除了教学生点亮实验板上的灯外,我还会教他们在仿真软件上随意设计灯的数目和排列方式,然后设计程序,实现自己想要的花样效果。很多同学做得非常漂亮,当他们自己设计的霓虹灯开始一颗一颗闪亮起来时,我想,他们心里也一定有满满的成就感吧。而作为他们的老师,此时的我,比他们更陶醉!更享受!并且更加感怀命运的眷顾,让我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也可以闪烁光芒,辉映在同学们求知上进的脸上。陶醉于学生的进步,兴致勃勃地我,会在晚上逛街的时候,随手录一些漂亮的霓虹灯视频给同学们看,告诉他们,哪些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到,哪些在我们学习了后续内容后就可以做到。

 

  随着课程的深入,项目会越来越难,涉及的理论知识会越来越抽象,程序会越来越复杂,怎么样把复杂的项目给同学们讲清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的感受是要尽量将复杂的问题讲简单,比如在讲数码管动态显示时,我会先讲如何逐一点亮多个数码管,然后演示一步步缩减延时时间的效果,当延时时间小到一定程度,所有数码管同时亮起来时,同学们往往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这就是动态显示啊!然后我才给他们讲刷新率的概念,讲工作电流和延时时间的计算方法,如此等等,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老师只有在对课程内容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

 

  教学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各种问题,比如因为采用按项目教学,理论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比如采用课外设计的考核方式考试过程不可控,难以鉴别作弊行为;比如汇编语言太难,难以写出大程序,改C语言教学后又无法兼顾考研需求等等。我也一直在努力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每一次课程结束后,我都会根据学生成绩情况做一个总结与反思,每一次课程开始之前,我都会对教学内容重新梳理,每一堂课我都会重新备课。我觉得我多付出一点,同学们就能学的更容易一点,掌握的更深刻一点。在这种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的课程设计越来越合理,我的教学技巧越来越成熟。经过15年的磨砺,现在的我站在这里,可以很自信地说:我已经能上好所承担的课程;我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教育事业,我愿意为她付出青春和热血。此时此刻,我再次感到,我是多么地幸运啊!我永远感谢命运对我的眷顾!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Email:jjuxb@jju.edu.cn     邮政编码:332005   
招生电话:0792-8310030 8310031    

Copyright ©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赣ICP备1000457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

访问统计:您是第位访问者